热烈祝贺中国领导干部淮河文化书画院暨颍上县杨湖镇书画之乡示范基地由王芳院长、叶德润主任、何保治荣誉院长等负责同志们正式筹备成立!以及中国乡协共建的颍上县“中国书画之乡”评选授牌活动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进行中!
关于筹备成立中国领导干部淮河文化书画研究院等艺术机构的商洽函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各党、政、企事业单位: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是国家民政部登记备案,国家文化部隶属管理的国家一类社团组织,具有法人资格。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中国领导干部网(暨书画研究院)为全民所有制国有单位,已在全国各地成功组建运营有120多家书画分院暨写生创作基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乡土艺术业界独具特色、独树一帜,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愿景不可限量也!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知精神。经文化部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联合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在人文底蕴璀璨的千里淮河流域发祥地。正式授权并委任叶德润、王芳、何保治等负责同志,携手社会各界精英人生暨有生资源,群策群力,组建并筹备成立【中国领导干部淮河文化书画院、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颍上创作基地】二家艺术分支机构。
为便于协调对接国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暨淮河流域两岸各地政府职能部门互利合作共赢大格局,更好开展弘扬淮河区域文化,拓展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及采风笔会等系列活动。特赋予叶德润、王芳、何保治等负责同仁,全权负责省内外文艺人才资源对接等相关事项;成功组建好这二家艺术机构的艺委会核心成员组建工作,以及快速提升并有序发掘一支德艺双馨的书画艺术家精英团队,便于长期展开国内外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创新活动。共同搭建起与全国各地域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力争合作完成百米国画《淮河千里盛景图》,为淮河两岸的“两淮文化”传承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谱写新的篇章!
《前进中的安徽省颍上县杨湖镇历史文化沿革暨风土人情概况》
中国领导干部网阜阳报道: 杨湖镇是历史上阜阳东方第一大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兴于清朝康熙四年。杨湖镇水陆交通便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老的杨湖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解放前民国就在杨湖镇设立水陆督察处,管辖百里河道及淮、颍两河相关集镇,当时对杨湖商业贸易曾流传着“金垛孜,银正阳,杨脑孜,小香港”的民谣,杨湖镇繁华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后杨湖镇成为颍上县四大标准建制镇之一,1948年颍上淮颍中学在杨湖建立。民族有汉族和回族。在没有成为“镇”这一行政区名之前,当地即有“杨湖镇”之称谓,取名来自于汉语本义之“扶镇”,当地方言,“扶”读如“湖”,以讹传为“杨湖”,其实,当地并无此“湖”。扶镇之义,本因此地为颍河边一小镇,名为“杨垴子”,建于颍河边一垴湾自然港,因河水冲涮,年年坍塌,乡民传“羊脑子叫陈嘴子(垴湾对面伸出河滩)喝了”,自名“杨湖镇”,实义为“扶镇”,以求扼止坍塌之势。五十年代末建立行政建制时取正式名“杨湖公社”,后改为镇这一行政建制时,始正式有“杨湖镇”之谓。此记,以见证方言对地名的影响。
一、行政区位:杨湖镇是颍上县标准建制镇之一,位于颍上县东南部,东与鲁口镇接界,南靠淮河,隔河与寿县正阳关相望,西界颍河,隔河与王岗镇、赛涧回族乡为邻,北邻黄坝乡、江店孜镇。全镇总面积49.7平方公里,可耕地43521亩,总人口为53571人,下辖21个村民委员会,1个街道居委会。民族有汉族和回族。
二、地理物产:该镇平均海拔17.5米,地势低平,土质肥活,多为黄淤土和水稻土。全镇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适宜种植小麦、大豆、水稻、红芋。蒜苔生产规模大,年种植面积20010亩,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蒜苔市场的兴起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杨湖古镇。在农业方面,按照高科技高投入的思路,全镇狠抓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力引时优良品种,全年粮食总产23966吨,农业总产值达8179万元。
三、商业行情: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底,全镇乡镇企业593家,其中集体18家,私营4家,联户或个体办571家,企业人员3100人,较好敢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乡镇企业总产值9573万元,上缴税金157万元。主要乡镇企业有塑料彩印厂,蓄电池厂、福利绣品厂、养鸡厂、月华卫生巾厂、轮窑厂及建材、粮食加工、农机维修、商店、浴池、旅社、饭店等。其中蓄电池厂,拥有固定资产112万元,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创利税22万元,成为该镇主要骨干企业;福利绣品厂,拥有固定资产90万元,年营销收入1100万元,创利税185万元,产品有床上用品、睡衣、童装、台布四大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省外贸包购销,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和东欧地区,是该镇主要骨干企业。
四、交通概况:该镇水陆交通便利,水上运输上通颍上、阜阳等地,下达淮南、蚌埠,颍河入淮口的沫河口轮渡是颍上、寿县之间的水上通道。汽车运输十分便捷,夏(桥)杨(湖)路是杨湖镇通往102省道的主干公路,每天都有直达阜阳、淮南、合肥、上海等地的班车,镇区内杨(湖)沫(口)路、杨(湖)鲁(口)路、杨(湖)江(店)路、杨(湖)黄(坝)路构成了村村相通的公路网络,实现乡村道路硬基础化。
五、文教卫生:该镇广播、邮电有新发展,镇建广播电视差转台,各村建有广播室,有线电视和3800门程控电话覆盖率达80%。教育卫生事业得到相应发展,全镇有中小学16所,其中中学3所,教职工85人,在校学生2630人;小学13所,教职工232人,在校学生5612人;幼儿园1所,教职工3人,幼儿34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教育普及率达98%ftyc;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中小学均建了教学楼,教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镇建中心卫生院1所,增建医院住院部大楼1200平方米,病床120张,医院科室齐全,医疗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各村建有全作医疗室,基本上解决了群众防病治病问题。
六、新成就、新变化:杨集镇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对旧集镇进行改造,拓宽了中华街、胜利街、建设街、交通路等街道,投入资金4845万,建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200吨,保证了集镇人民饮用卫生水,建居民住宅和公共服务性建筑165400平方米,为专业市场建设提供了条件,沿街维修兴建排水道27200米,配置路灯和绿化带等设施,使杨湖古镇焕然一新。在镇党委书记、镇长和镇党委班子的率领下,立足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商贸,为杨湖经济的全面振兴而努力拼搏。
淮河文化历史概况:长期以来,中国腹地的考古学研究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系统。而把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独立入海的淮河流域一分为二,淮河以北归入黄河流域,淮河以南归入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化传统 \\淮河流域文化传承】
长期以来,中国腹地的考古学研究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系统。而把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独立入海的淮河流域一分为二,淮河以北归入黄河流域,淮河以南归入长江流域。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经历了认识上的三次飞跃——从单一的黄河流域文明学说,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文明共同学说,再到近三十年逐步得到公认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包括中华古代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李伯谦在内的多位考古学、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早在7000年前,淮河流域就存在着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该地区与黄河、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淮河流域东到大海,西至中原腹地,其文化面貌表现出特有的多元性、过渡性和开放性。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到夏商周的徐荑、淮荑,淮河流域古文化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位于淮河中游的蚌埠市处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古代采珠之地,誉称“珠城”。区内人文资源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极深,南有帝王故里的凤阳古都,北有霸王别姬的垓下古战场,西有禹王会诸侯的夏朝遗址,东有三国名将的练兵之地,可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几千年来,蚌埠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留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名胜,而在近期,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双墩考古发现/淮河流域文化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考古专家在对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北墩1号墓开始进行挖掘。圆形的墓坑结构,在我国墓葬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见过。圆形墓坑中,由深浅不同土色构成的放射线形遗迹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形状。放射线共有20条,除东南角4条线似被扰乱外,其它方位辐射线都很清楚,并有一定的角度规律,从空中俯瞰仿佛轮盘。墓壁一周还有2米宽的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的放射线。同时,叠压在放射线遗迹填土层下,墓坑周边约2米宽范围内,建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形状的土丘,里面放置大量的土偶;土丘之外的填土中也分散放置了大量的土偶。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考古人员挖掘到了北墩的第二层台,一圈土偶呈现在他们面前。土偶整齐地垒砌着,形成一座墙,突出而壮观,那场景俨然就是一座城池展现在眼前。这些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高20至25厘米,直径10至15厘米。从分布位置和数量来看,有专家认为其与汉代的铜镜类似,可能象征天上的星座或群星;也有专家认为土偶的形状可能与淮河流域传说的女娲抟土造人有关。该墓葬还使用了我国从来没有见过的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作为封土、填土。这种颗粒混合土非一地所产,均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并需要进行人工混合成不同的深浅颜色。而该墓葬封土堆底部(除墓口和墓道外),即封土堆下,墓口外,铺垫一层厚0.30米左右的白色泥浆沉积土层,直径约60米左右,气势非常壮观。这在我国已发现的墓葬中从未见过。众多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令全国各地相继赶来的相关学科领域专家们无不感觉“震惊”。他们指出,这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施工、精心装饰”的重要遗迹,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
自2006年12月始、经过长达19个月的抢救性发掘,位于淮河中游北岸的蚌埠市双墩1号墓今日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揭墓,开始自墓中提取文物。考古人员根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确定其为春秋时期墓葬。该墓葬的发掘和大量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淮河流域的历史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蚌埠双墩1号墓出土了包括编钟、鼎、盉、舀、铃、戈、矛、镞、剑、车马器等60余件铜器以及石磬、陶器、玉器等随葬品。在随后一个多月,文物专家在对这些出土文物进行整理、修复时,在镈钟等器物上发现了多处铭文。目前,这些铭文已被专家们破解。通过对铭文的成功解读,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墓主确认为古代钟离国国君‘柏’。
青铜编钟上的铭文是‘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鹿君柏作其行钟童鹿金’19个字。“童鹿”是“钟离”的一种写法,“君”是国君,这些文字除了说明编钟的主人是钟离国国君之外,还明确提到钟离国国君的名字叫“柏”。这也确凿无疑地证明蚌埠双墩1号墓墓主为钟离国国君柏。同时,在凤阳县临淮关镇钟离城遗址发现的、和蚌埠双墩一号墓形制相同的圆形墓葬,其出土镈钟的铭文也得到确认,即“孙童鹿公柏之季子康”。“公”是儿子对父亲的称呼,这也表明,凤阳圆形墓葬墓主是钟离国国君柏的小儿子——康。至此,困扰专家多时的双墩1号墓终于还原了历史本来的面目,沉睡地下千年的秘密也终于得到解开。
【改写文明史/淮河流域文化 】
根据对出土遗物及其刻划符号的分析,专家们一致认定,作为一处聚落遗址,距今7000年前的双墩氏族存在着多种经济结构。当时,双墩一带温暖湿润,河湖湿地广布,螺蚌鱼资源丰富,先民定居水泽之畔的台地上,附近丘陵台地林莽丛生,动植物资源繁多。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籼、粳稻壳印痕表明,双墩先民已经营稻作农业,并饲养家猪;同时捕捞、渔猎、采集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此外,还有制陶业与石器、骨角器制作,以及养蚕、缝织等手工生产。
遗址出土的600余件种类繁多的刻划符号,在同时期国内外文化遗存中十分罕见,是一个惊人的发现。符号大都刻划在器底部位,内容包括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等写实类,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与生活类,记事与记数类等,反映了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广泛的内涵,构成了双墩文化遗存极其重要的内容。刻划符号可分为单体符号、复合符号和组合符号,特别是不少符号反复出现,使用频率较高,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一定的表义功能、可解释性。从同时期其他遗存的刻划符号比较以及从文明形成的特殊规律而言,双墩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探索中国文字乃至人类文字的起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同时期其他文化遗迹相比较,双墩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从形状、纹饰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釜,不仅形状不同于相同时期南方的腰沿釜和北方的尖底釜,而且其硕大的支脚采用仿男性生殖器形状,十分罕见;盛储器中小口罐球腹肩部装有对称牛鼻形或鸟首形耳系,碗的形体特大,矮圈足内多发现刻划符号,豆的喇叭座矮小等等,在已发现的同时期文化遗迹中均不常见。所有这些发现无一不对改写中国古代文明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编: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