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宋庄被变化或被开发的脚步始终是非常急促的,在一次一次悄然蜕变过程中,也形成了文化造镇的宏观观念,这几乎预示着中国乡镇发展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观念革命或超级行动。宋庄已经在这场选择中早早的锁定一个发展的新坐标——文化以及其相关的产业。
2009年12月底大张旗鼓开张的联华超市小堡NO.988店,似乎隐约彰显着宋庄新的一轮商业开发的力度。
近期关于宋庄的三个现实与想象,看上去都十分“阿凡达”3D似的热头:一个就是北京其他艺术区被拆迁,宋庄作为艺术区代表的边缘群体命运再次成为焦点,宋庄是不是在这次艺术区版图变化之际迎来它发展的新阶段异或嬗变;二是前段时间随着华谊兄弟创业版的上市,让宋庄文化能量前景更加广阔;三是一个远处的想象则属于本文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华西村做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极,而文化发展的另一个级会不会出现在——宋庄,更为关键的是宋庄自身发展的嬗变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2.0时代的一次主动选择?
如今宋庄浑身是新闻。但真正考验有关部门的是,将这些3000多名艺术家(另一种说法是近期因拆迁奔向宋庄的艺术家有1000多名,那么具体数据将变成4000多名)当“包子”的“一揽子工程”,还是当作真正创新型人才“宝贝”,而最大化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结果是非常不同的。 “包子”意味了生产方式注定可以被复制与批量生产,而“宝贝”却带来无法代替的艺术联想的世界与改变的力量。
最近几年宋庄被变化或被开发的脚步始终是非常急促的,在一次一次悄然蜕变过程中,也形成了文化造镇的宏观观念,这几乎预示着中国乡镇发展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观念革命或超级行动。宋庄已经在这场选择中早早的锁定一个发展的新坐标——文化以及其相关的产业。
当江苏华西村高调斥资15亿建328米74层“新农村大楼”——这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耀眼的乡村迎来它的另一个发展高度,而处于中国首都北京东部的——宋庄正在成为另一种现象级的中国特色乡镇,这一次起到提纲挈领的关键元素正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文化。
国家正在有意识的寻找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突破,而宋庄正是适时而来的符合新经济新文化思路且又是一个原生态的“产物”。于是乎,宋庄有了官方顺理成章正式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有早期开发阶段精英式口号的“艺术硅谷”,更有近些年草根性呼声很高的“文化特区”等等,这都是对宋庄这个特殊文化聚集地未来寄托的发展框架的思路。
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文化商业机会先行者们在这里已经展开了一轮又一轮尝试型的“路演”或已经项目落地。
宋庄是充满新文化想象阈值的地方,这个文化怎么做——正是这个地方最大的卖点和最值得关注的命题。宋庄将注定给人们这样一个不断的暗示,文化是如何被做成产品的。
如果人们错过见证“好莱坞”是如何诞生的机会,那么宋庄的“文化好莱坞”将会怎么被搭建起来,却是一个完全可视的过程。
当国贸CBD、动物园服装批发商城、马连道茶叶批发集散地、后海酒吧群等等北京城市或经济或商业或消费的地标为人熟知之后,“宋庄”将作为文化的整体概念而成为城市的另一种指标性新坐标,它将文化的资源跨界整合出新的效应出来。
宋庄艺术群聚的效应正在显现。中国第一个带有整体打包性质的文化形态的可视产品——“宋庄文化周”2010年即将从宋庄出炉,被传送到中国其他地方,乃至世界,这将是中国第一份可移动视觉化的互动“文化”组合套餐。
在全国各地狂热的经济发展大潮中,宋庄注定依借“文化”优势资源成为一个明星级的“异类”或代表。它一方面拥有中国拍场上最夺目数字的艺术家群,另一方面它已经形成了一种洼地效应,更多的艺术家在这里得到身份认同,正在生成前所未有的艺术生态规模。
如何让文化成为“热门”,宋庄注定要先行一步,这是它未来巨大的模式效益,也是它的难以被替代的价值。
北京艺术区拆迁之声,让宋庄成为一个被讨论和被关注的场。今天这个场有多大,我想它不但是自由艺术群体状态的总体体现,也是一种新文化方式的生成与流动状态,更是很多生意人觊觎的“新大陆”。我个人觉得宋庄的实际意义更像是在搭架一个文化2.0时代的景观——它让与原本被归纳的文化提前成为可见未来文化的新力量,这也同时考验我们的想象力。
宋庄意义在于要成为中国文化2.0时代的一个版本或参数,甚至是选择,而不是停滞在文化1.0的时代。由艺术家群落而成并主打原创艺术牌的宋庄,正符合WEB2.0互动的应用性特征——在新的文化创造环境中,艺术家个体将像网民那样成为“创造者、建设者和分享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局外人”。这与过去单一灌输型的文化模式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经济的能量已令世界瞩目:不到20年,就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进入到过剩经济时代,正在迎来它的丰饶经济时代——但是文化上的短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记硬伤。时下流行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文化转型的一个接入口,而宋庄正是整个转型时期文化战略实施上一颗耀眼的“棋子”。
艺术成为一种产业在宋庄正在成为现实的唯一选择。当艺术成为一种影响力的时候,宋庄的商业半径正在被放大。政府就要宏观规划,要调控,甚至要政绩工程,上升到类似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高度,而商人们则开始忙乎于如何实现艺术影响力背后的商业价值。
他们对于宋庄有很多种实际的想法,在这些摘“果子”的想法背后,也带出了宋庄面临的三个最现实的问题:文化的蛋糕如何做、怎么做大以及文化生意怎么做。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前提都别忘了宋庄的生动在于艺术家群体的生动,宋庄的活跃在于艺术家群体的活跃。
宋庄已经迎来了一场文化开发淘金热的前夕——虽然,不至于像经济开发工业区那样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经济效益,但是各路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经在这里搭架各类文化商业平台的雏形——只不过宋庄这个阶段除了可预见的商业地产开发之外,现在还不足以对接出更直接的其他商业模型出来。但是这些机构都在推动宋庄文化商业的初级成型,在这种成型中,生成并整合出这个生态的文化商业的模式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路径。
宋庄注定是一种“矛盾”:一种是情感上的矛盾,毕竟艺术家群体它不是一个商业群体,它需要一个合乎艺术状态的创作与居住环境,而不是成为新一轮商业地产开发的配套元素之一。它希望得到一些温暖而又实际的“关注”,诸如房租,医疗、孩子教育等等都是切身到这个群体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政府在这一块做得还是不到位,并没有拿出有效的措施让这个群体“放松”下来,而让这个原创力得到彻底的释放。
如何围绕艺术家思考问题和设计宋庄未来的发展计划,这是对待文化观念转变的问题——如果不把艺术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宋庄作为一个文化上的一个求新的定位注定是非常失败的。
另一种是文化新一轮发展浪潮进程中的商业矛盾,宋庄已经无法改变其在文化上大秀文章,而将引来一个爆炸似的开发潮。这将很可能让艺术家成为卖点和噱头,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宋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艺术家这个群体。它不是后海,因为后来后海在北京可以被复制,比如南锣古巷比如三里屯比如星巴路,它们更多的是商业气氛,而宋庄的特质在于它的艺术气场。
如果不将宋庄未来的发展放在一个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大背景去考虑,那么无非只不过又多了一个带点文化波澜色彩的经济开发区,而对可能带来新文化方向的潜在破坏性,足以令人忧虑和警醒。
宋庄的变化,正是中国文化2.0时代的一种更未来的选择。它将给未来的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路径注入活力与新的概念。当美国向我们输入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NBA、迪斯尼、沃尔玛、好莱坞、格莱美、微软、谷歌、苹果……,那么中国在输出长城、烤鸭、功夫、昆曲、中关村、上海外滩之后等等之后,将多出一个“宋庄”的概念。这便是宋庄未来的文化张力与改变的地图。
宋庄,完全有理由解读为是一个文化体制外的意外收获。10年之后,它用自己的方式把握住了自身发展的命运——它生成的文化蓝图将代表着中国新文化的最新尝试,官方主导介入的规划以及自身的活力,都给这个地方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但未来不该成为意识形态过于纠结的地方。
如果以中关村为代表的软件技术园比作给社会发展提供了腾飞的硬件,那么宋庄正是另一端——社会文化软件的想象者和创造者。它释放的原创力的信号正是引导与提升整个社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一次文化上的升级与准备,也是优化文化体制结构的一次绝佳试验地。
“宋庄”这个概念是值得每个人深刻琢磨。它应该是一个创造的概念,而不应该成为各种旧文化习惯的因袭之地——它不应该成为文化保守派的话语场,而更应该成为创意的乐园。它应该是充满文化未来感的地方以及一个对接口。这注定是一场旧与新文化的博弈——如果没有新思维,新的文化包容力与远见的判断力,我想这可能会错过中国文化自我良性选择的又一次机会。